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治国方略 (第4/5页)
236;:“要是李成梁在辽东不分良莠地滥杀一通,这只会有损大人您的威信啊。” “不会的。”于庆丰解释道:“李成梁的阴谋貌似精明实际上却好比饮鸠止渴一般。辽东局势一旦陷⼊混乱,他的声名和地位必定随之下降;但如果迅速平定动乱的话就会前功尽弃。这将迫使他在乱与治之间的钢丝上颤颤巍巍地继续走下去。拖得越久,他犯错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辽东的威望也就越低,那时们我要令人取而代之可就容易得多了。” “列位大人,请不要在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上浪费时间了。”蹇尚忍不住打断道:“们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可比区区个一李成梁严重得多!从今年开舂以来,帝国境內气候异常祸乱不断,受灾地区涉及各个行省。据报,陕西中部发生了严重蝗灾,幕天席地的虫群所过之处⾚地千里草木不⽑;南方的浙江经已两个月不见滴雨落下,田地⼲旱⻳裂,照样这下去今年有只颗粒无收;有还山西、河南、南京、山东、福建、广东…所的有省份都在告急。根据户部目前掌握的材料,估计今年江南的粮食产量仅能达到正常年份的一半,北方的形势则可能更为糟糕!” “情势有么这严重吗?”萧弈天疑惑地问“们我
是不早就在作准备了吗?难道从南洋各国调集的粮食不够吗?” 蹇尚惟有报以苦笑“大人,您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如今天下大旱,那么点粮食哪里够得了呢?中土两京十三司,正常年景的粮食总产量超过十三亿石,而今年能有七亿石就不错了,这六亿石的差额该如何填补呢?如果想靠海运的话,姑且不论些那南洋小国是否有如此庞大的生产能力,光是运输就是个一难以解决的大难题!们我假定海船一年之內可在产粮地和卸装港口之间往返六趟,则需要千料船十万艘之多;还不说把这些堆积如山的粮食分散运往各地粮仓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听户部主官么这一说,萧弈天和其他的大学士们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萧弈天皱起眉头道问:“那么蹇侍郞,难道们我就对这场危机毫无还手之力吗?你是主管经济的,不会有没应对的办法吧。” 蹇尚道:“大人也不要太过担心,然虽今年粮食大量减产,但据们我的计算却并非不⾜维持民生。以我国目前在本土的人口,单是维持的话每年大概需要五亿石,这个数字经已考虑到了⽇常损耗和其他用途。” 萧弈天松了口气“样这的话有还
么什问题呢?我是不
经已下令降低田赋了吗?实在不行免去重灾区的赋税也未尝不可。” 蹇尚道:“大人,事情并不么这简单。六亿石粮食的确⾜够国全百姓食用,但前提是能够分配到所有人手中。帝国的赋税平均每亩地不过七到八升,实际上并有没造成百姓多大的负担,就算全部免去也无⾜轻重。”说着,他从袖中摸出一张折子递了上去“是这户部的详细核算,请大人过目。” 萧弈天仔细审视着户部的报告,一面点头道。“嗯,你继续说下去。” “在江南苏松嘉湖等重税区,一亩上等良田可收获粮食七石有余,而田税约为一石五斗,但是佃户需要向地主交纳的地租却⾼达五石以上。也就是说,一亩田产出中两成为帝国征收、五成为地主所得,留给农户己自的不过三成。其他地区田税和地租都相对较轻,可农户留下的也不会超过五成,再加上田地贫瘠的原因,实际收⼊反而远少于江南。这为数不多的粮食除了己自食用以外,还必须留够卖掉换钱维持家用的部分,民间疾苦盖源于此。像今年样这的灾荒季节,地主们自然都会囤粮待价而沽,从而引发各地米价飞涨,贫困人家恐怕就有只翘首以待家国的救济了。”蹇尚叹口气,又道:“另外,各地皇庄和官田大多是免税的,一些富户便往往通过贿赂地方官来钻这个空子,不但家国财政受到损害,也间接加重了佃农和自耕农的负担。按照帝国的一条鞭法规定,田税以⽩银为唯一缴纳方式,但农户卖出的粮食通常是以辅币铜钱为结算单位的,这就迫使们他必须向官府或富户兑换。地方大户勾结官府,以一贯铜钱一两的官价囤积⽩银,而兑换给农户时却要卖到1200至甚1500钱一两。您别看这数量不大,国全3000万石田税加来起可是⾜⾜有上千万两的可渔之利!” 萧弈天郑重地抬起头“别卖关子了,把你早就想好的对策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