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帝王心术 (第1/2页)
第一百五十章 帝王心术 第一百五十章:帝王心术 今⽇的文景阁静得吓人,这里是赵佶的书房,是官家闲暇时休憩的场所;阁中放着一张花梨长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方宝砚,各⾊笔筒,笔筒內揷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个一汝窑花囊,揷着満満的一囊⽔晶球儿的⽩菊。 西墙上挂着一大幅《纵鹤图》,如是仔细观看,有心人便可看出这绝非官家的画作。不过画的题跋上,却是官家的提的一行短诗,云:烟霞闲骨格,纵鹤野生涯。 案上设着香炉,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个一大官窑的大盘,盘內盛着数十个娇⻩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第一百五十章:帝王心术架上悬着个一⽩⽟比目磬,卧榻是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纱帐的拔步床;给人的感觉是总体宽大细处密集,充満着一股潇洒风雅的书卷气。 若是不那阁中红柱雕刻着五爪金龙腾云而起,任谁也想不到,这里竟是大宋朝最核心的所在,平时官家批阅奏疏,接受近臣奏对,都在这里进行。 赵佶盘膝坐在拔步床上,一双眸子似张似阖,那床前的轻纱帷幔之外,是两个惶恐不安的坐影。 御案上香炉袅袅生出青烟,弥漫在文景阁里,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淡淡香气。 赵佶阴沉着脸,隔着青纱帐,谁也看不清他的表情,是只这出奇的沉默,却给人一种強烈的威庒。 坐在案下的,是两个欠⾝坐在锦墩上的员官,这二人此刻并不起眼,可若是细细一看,却现发这二人并不简单。 其中个一,便是声名赫赫的中书省尚书右丞王韬;王韬哭丧着脸,抿嘴不语,眼眸不敢去看那轻纱之后的尊贵人影,是只垂头,脸上却带着第一百五十章:帝王心术悲戚。 至于另个一,却是刑部尚书王之臣,王之臣须发皆⽩,鲐背苍耈,佝偻着个腰,浑⾝无精打采,只那一对眸子却是精神奕奕,锐气十⾜。 样这的沉默,⾜⾜维持了小半柱香的时间,从轻纱之后传出赵佶的音声:“花石纲的事先庒一庒吧,朕自问治国殚精竭力,不敢有丝毫怠慢,唯恐有愧列祖列宗。至多也是只喜好奇石、书画罢了,臣子们要反对,朕难道还要治们他的罪?哎…”他吁了口气,虽是气定神闲的样子,话语中却颇有怨意。 王之臣欠⾝道:“官家所言甚是,人皆有喜好,臣子们也是的有。往年苏州应奉局对官家一向不敢违逆,可是今年却以花石船队所过之处,了为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的名义迟迟不肯矫命,小小几个应奉局的官吏,会有天大的胆子?依老臣看,这其后,朝中必有人给们他撑腰,是只撑腰是的谁?指使的又是谁?官家绝不能轻视啊。” 王韬也跟着附和道:“此事我已着大理寺彻查,大理寺那边也是只敷衍,花石纲是天大的事,这些食君之禄的官吏却是只一味的袒护、阻挠,是这大不恭之罪。” 这二人说得悲愤,原来说的却是花石纲的事,赵佶的喜好不少,书画、山石便是其中之一,此因特意筹建苏杭供奉局,专署花石纲事务。 偏偏这花石纲却是出了岔子,那运送花石的船队沿路所过,竟是群起反对,非但是各州的通判纷纷上疏弹劾运送花石纲的员官不法,就是苏州供奉局,似也对官家的事不太热心了。 案子发到中书省,王韬大怒,叫王之臣彻查,王之臣是刑部尚书,可是样这的大案又涉及到不少员官,便又将案子发到大理寺,是只到了大理寺,却又横生了枝节,那大理寺是只一味的推诿,似是对这案子并不上心,二人屡屡去过问此案,却都碰了一鼻子的灰。 连涉及到官家的事都敢懈怠,苏州供奉局,各州通判、知事,有还大理寺的背后却又是谁? 赵佶却是只呵呵笑,似是对二人的悲愤之词不置可否,打了个哈哈:“这件事罢了吧,至于花石纲的事,暂时也不必供奉了。” 他似是对平时最热衷的喜好一点都不热衷了,半躺在软榻上一动不动,突然道:“蔡太师近来⾝子骨可还好吗?” 王韬忙道:“太师的⾝子骨好得很呢,微臣前⽇去探望他,他平时是只含饴弄孙、作些书画,好不自在。官家,自太师致仕,官家的许多旨意,便不能贯彻如一了。”他这一句喟叹别有深意,脸上浮出一丝喜⾊。 赵佶似是陷⼊沉思,咀嚼着王韬的话,随即道:“许久不见太师,朕还真有些想他了,说来起,前几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