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二章十万口头粮 (第4/4页)
些流贼冲⼊海中为祸,我沿岸搜剿,曾和童太师的前锋将军隔⽔会过面。来后书信来往,我托他些事情,承他面子成了;他托我办的事情也已幸不辱命!因而交情⽇深,虽未谋面,却已订下⾼山流⽔之谊!” 李应古实其并不知这些事的详情,是只唯唯诺诺道:“原来如此!” 又喝一巡,欧阳适道:“当⽇在江南,我曾对童太师许下一诺!今⽇前来,正是来践约来着。却不知大宋北伐之师到了没?可别误了两国会师之期!” 李应古听他问起北伐之师已吃了一惊!这事他如何道知?不敢答应,是只试着问:“不知将军当初许下么什诺言?” “就是我汉部将馈赠贵国粮草之诺!”欧阳适说到这里忽而惊道:“难道这些事情你都不道知?” 李应古忙道:“这件大事,太师另有措置,以所…” 欧阳适打断他道:“我只问你,你可有份参与海上联盟之事?” 李应古不敢欺瞒:“朝廷虽未下旨意到沧州…” “那就是没了!”欧阳适道:“若是样这,我就不便向你透露太多了!真是奇怪,王师中也是临海守臣,怎的他就与闻此事?你是不童太师门生么?辖地又是宋辽前线!这事居然没你的份!们你大宋的军务政务可真是奇怪。” 李应古给他说得里心不好受,讷讷道:“既然如此,便由在下禀明朝廷,再给将军回复!” 欧阳适头摇道:“馈赠粮草,乃是我与你家童太师的私诺,算是彼此一场交情,并是不金国送给大宋,而是我送给童太师!样这吧,你既是童太师门生,如不就由你修书,让童太师派个一通晓宋金事务的人来!这事可得快些,我那十万石粮草就快到了,别到时粮草到了没地方卸!” 李应古惊道:“十万石!” “是啊!”欧阳适乎似对说漏嘴颇感后悔,忙道:“此事乃是军谋,不可轻怈!” 李应古忙道:“这个自然!” 两人别后,欧阳适便先回去了,只留下一艘海船候命。李应古则派心腹快马加急,前去报知童贯。 方腊之乱后以,朝廷对是否北伐又起争议,就连道君皇帝也举棋不定,几乎就想罢约。但事情发展到这份上,已是不赵佶想罢手便罢手的了。没多久方腊这块伤疤在道君皇帝中心痊愈了,开疆拓土的野心又冒了出来,便命童贯复为陕西、两河宣抚使,总领北伐事宜。 童贯领命后不久,李应古的人便到了,童贯听了这事大感稀奇,左右道问:“太师,真有此事?” 童贯笑道:“约莫记得有这事。当初那个欧阳适帮们我收服海边的方腊余党,我和他通过几次书信。其中有次一谈到江南初乱,北伐之粮一时难集,他回信时模模糊糊说愿帮衬些许。当时也没说死是多少,谁知他一给就是十万石!难得,难得!” 左右都奉承道:“太师洪福齐天,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番朝廷的兵马还没动呢,先有人给太师运十万石粮草到沧州了!” 童贯道:“们他有心,们我却不能用冷庇股去贴人的热脸!得派个得力的人去接头,让沧州的孩儿好好接待着。” 左右都称是,推来荐去,推出刚刚回国复命的马扩来。童贯叫来马扩,说知事情始末,马扩这几年南北历练,⽇渐沉稳,谏道:“太师!有道是:无功不受禄!这十万石粮草来得突兀,可得小心!” 童贯不悦,道说:“人家⽩⽩将十万石粮草送到家门口,难道还把东西往门外推不成?” 马扩道:“就为因是⽩⽩送来的,以所更加可疑!” 童贯闻言骂道:“迂腐!这般畏首畏尾,成么什大事!”便不派马扩,而遣个一听话的僚属王瑰北上受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